油菜籽粒中,总氮含量为3.9%~5.2%、24.6%~32.4%、5.7%~9.6%、灰分4.1%~5.3%、油脂37.5%~46.3%。菜籽油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之一。
油菜籽中的芥酸含量较高,对油菜籽和菜籽油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菜籽中也含有芥子碱、单宁等化学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把菜籽饼除去毒素,然后再作为饲料使用。
“双低油菜籽”,低芥酸、低硫素,国标规定,油料中的芥酸不能超过3%,而菜籽中的硫甙不能超过30摩尔。双低油菜作为猪、鸡、鱼等配合饲料,因为每克菜饼中的硫甙含量不超过30毫克。双低油菜饼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0%以上。
目前,双低油菜籽是主要的菜籽油来源。
基本工序:
1. 干燥清理过程
菜籽在收获或者晾晒的过程中,可能会掺入沙石、泥土、油菜茎叶等杂质,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但会造成饼粕的质量欠佳还会导致油脂的质量降低。另外,若油品中含有砂石、机械杂质等,也会对压榨设备产生危害。所以,在进入榨前,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清除,以确保其正常生产。
轻杂 大杂
↑ ↑
油料→风选→筛选→磁选→并肩泥的清选→轧坯→坯片
↓ ↓ ↓
重杂 小杂 铁杂
(1)风选
根据油籽与杂质在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的杂质。风选可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轻杂质及灰尘,也可用于去除金属、石块等重杂,还可用于油料剥壳后的仁壳分离。
特点:风选可以根据油品的物理特性,自动调节风速,可以除去与粉尘相似的微粒,并调节风速,使之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并且具有过滤等其他清洁方式无法取代的功能。
(2)筛选
筛选是利用油料和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质清除掉。
特点:筛网的相对移动和筛面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颗粒、小颗粒的杂质。筛选是一种传统的清理工艺,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3)磁选
磁选是一种通过磁性去除油中的金属杂质的方法。油种中的金属杂质含量较低,但对机械、尤其是某些高速运行的机械,会产生很大的损害,甚至会引起设备和安全事故。
(4)并肩泥的清选
并肩泥的形状和大小与油籽相当,比重与油籽差别不大,称为“并肩泥”。并肩泥主要见于菜籽、葵花籽、大豆、芝麻等。并肩泥的清除,是根据泥料与油籽的力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的,首先是将含有并肩泥的油种进行研磨或敲打,将并肩泥碾成粉末,再过滤或风选除。
特点:可除去难以除去的杂质,经过摔打碾磨,并肩泥可很容易的除去,选用风机除尘,合理利用设备。
2.轧坯
轧胚是为了破坏油料的细胞结构,增大油料表面积,减少油液的流动距离,从而促进油液的萃取和烘烤。
在轧胚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外力的影响,会对油品的细胞组织造成损伤,使其细胞壁受到损伤。轧制后,油料从颗粒到片状,厚度减少,表面积增加,溶剂浸出时,油块与溶剂的接触面增加,从而缩短了油的扩散距离,从而加快了浸出速率和深度。
特点:其对坯片的要求是薄而匀、少成粉、不露油。
3.蒸炒
蒸炒是一种很好的提高油收率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油脂加工工艺。新鲜菜籽经热处理后送到榨油装置进行压榨,称为热榨,可以增加油量。蒸、炸的质量对菜籽等油料的产油率有较大的影响。
4.压榨出油
因为油菜籽的外形与其它油料有一些不同。因此,在压榨时,对榨螺和榨膛的需求与其它油品的压榨是不同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把榨螺呈锯齿形的曲线和锥面,这样才能让菜籽分子被完全的摧毁,从而获得更多的油脂。
菜籽油的精炼工艺
1、脱胶水化
毛油中的胶性杂质,由于磷脂等胶质物质的存在,不但会降低油的质量,还会在碱炼脱酸过程中促进油脂与碱溶液发生过渡的乳化,从而加大了分离的难度,加剧了中性油的损耗。
2、脱酸
油脂脱酸的作用是将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少量胶质、色素、微量的金属成分等进行脱酸。脱酸工艺是影响精制油质量和产油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在工业上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碱炼脱酸。
3、脱色
油脂的色泽及其它杂质要进行脱色,以达到产品的品质要求。为脱臭、精炼提供了更好的工艺条件。脱色率必须满足产品的最终要求;脱除有关的色素和金属量;进一步除去残留在油脂中的皂角、磷脂等胶质杂质和一些难闻的气味;去除多环芳烃及残留的杀虫剂;减少油脂中的过氧化物。
4、脱臭
油脂除臭,是为了去除油品中有异味、易挥发的其它物质,以改善油脂的香味、颜色、增加油脂的稳定性。油脂的特殊气味,脱色时的气味,以及油脂的氧化所引起的蛤臭味。在脱臭过程中,需要将不受人们喜欢的味道在真空高温直接喷入蒸气蒸馏除去。
咨询热线
+86 1308371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