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厂中最常见的机器非榨油机所属,至于其他榨油设备则根据榨油厂所榨取的油料不同而有所差别。
将榨油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油料预处理、油料浸出与油料精炼。
通常,油料浸出与油料精炼是一体且不可分开的。它们为生产精炼油而存在,如果是冷榨油,则没有以上两个步骤。
油浸出:浸出工段是通过溶剂提取油脂的,可以获取饼粕中的油,减少油脂损失。
油精炼:去掉毛油中的杂质,获取符合国家食用标准的使用油。
一般而言,榨油机并不能百分百的将油料完全榨取出来,所以榨油后剩下来的油料残渣,将会拿去进行油料浸出与精炼,进行二次提取,使油料榨取率尽可能的提高。
拿大豆举例,市面上的大豆油也多采用浸出法生产油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压榨法生产的大豆油成本略高。
大豆在压榨过程的损耗大,其大豆残油率在6%~8%左右,而浸出设备浸出发生生产的食用油能很好地将残油率控制在1%以内。但浸出设备生产线投资高,自动化程度强,因此适用于大中型食用油厂。
浸出设备浸出工艺有产量大、效率高、出油率高、粕的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1、浸出法制油出油率高
食用油生产厂家在使用压榨法制油时,由于预处理工序不可能使油料细胞完全破坏,蛋白变性也不可能十分彻底,因此,压榨法不可能将油脂榨净,榨饼的残油率还较高。
大豆的含油率较低,压榨法生产大豆油出油率也不是很高。
相比之下,采用浸出法生产大豆油,由于大豆含油量较低,采用直接浸出工艺就可将浸出后粕的残油率控制在1%以下,大大提高了油厂的得油率。
2、浸出后的大豆粕质量好
大豆浸出制油过程中,由于浸出工序的操作温度都比较低,所以大豆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较小,大豆粕的质量就相对较好。其用来提取大豆蛋白或是用于动物饲料都十分有利。
3、浸出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
浸出设备制油生产线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易于操作,实现自动化,减少车间劳动强度与人工成本。
浸出制油所需要的溶剂可以通过后续蒸发冷凝回收循环利用。
因此,浸出法制油的成本较低。
无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油必须搭配精炼油设备精炼去除毛油中的杂质和溶剂残留后才能作为成品食用油销售,因此,食用油生产线中都会配置精炼油设备。